第九章 西方人的难处《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附:佛陀 十不信(修行信任的原则)
释迦垂迹。明朝成化时期彩绘刻本《释氏源流应化事迹》
第九章 西方人的难处《心湖上的倒影:给实修者的指导》
作者:[英]丹津·葩默
译者:叶文可
审订:郑振煌
这次要谈的是关于西方人初学佛法所面临的困难,即使修行久了,这些问题还可能继续发生。首先我想谈疑惑,或许由于西方人有犹太教和基督教背景,倾向于视疑惑为可耻的,几乎视其为敌人。我们觉得如果有疑惑,就代表否定教义,而我们应该拥有毫无疑问的信心,当前的一些宗教就认为毫无疑问的信心是一种应有的特质,但是佛法却不见得这样。佛陀形容佛法是“依里帕希可”(ehi passiko),意思是“来看”或“来检验”,而不是“来相信”。学佛的人有一颗开放和有疑问的心,并不被视为缺点,然而“这不是我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我不相信它”,这种心态却是封闭的,对灵修的人极为不利。一颗开放又有疑问的心,不因为人家这么说就相信,不会完全没有问题。
有部著名的经典,叙说一群村民前去探望佛陀。他们对佛陀说:“许多老师经过这里,每个人都有一套教义。每个人都宣称他的哲学和修行是真理,但是他们全部互相冲突。现在我们完全陷入云里雾里,这该怎么办?”这个故事听来不是很现代吗?它发生的时间是二千五百年前,然而问题完全一样。佛陀回答:“你们确实应该感到困惑,这是很混淆的情况。不要因为是累世的传统,或因为这是你的老师说的,或这是长老教导的,或因为它写在一些著名的经典里面就相信它。当你亲自看见和体验它是真实不虚时,才能够接受它。”
这是十分革命性的言论,因为佛陀所指的,当然也包括他的教义。事实上,长久以来,大家已经知道教义是需要“每个人亲自”去检验和体验的,所以,不要害怕产生疑问。斯蒂芬·巴彻勒(StephenBatchelor)写过一本《相信疑问》(The Faith to Doubt)的佛学书,我们有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必须以开阔的心来发问,并非所有符合自己偏好的观念就是正确的,不符合的就是错的。这种态度好像古希腊普罗克鲁斯特斯的床(Procrustes,译注: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将旅客羁留捆缚床上,体长截断下肢,体短拉拔使和床齐长。比喻削足适履强求一致),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所有遇到的事情都必须被拉长或截短来适应,这只会扭曲事情并阻碍学习。
即使经过仔细检验,如果仍有难以接受的事情,并不代表必须抛弃所有的佛法。甚至到现在,经过这么多年,我还是发现藏传佛教中有些东西,我不完全确定。我曾经就此去请教我的上师,他说:“没有关系,显然你和这个特殊的教义不太能沟通。不要紧,把它放在一边,不要说:‘不,这不对。’只要说:‘目前我的想法还不能容纳它。’或许以后你会了解它,或许不会。这不重要。”
当我们遇到难以接受的观念,尤其如果它是佛法的主要部分,应该先以不带偏见的心来观察它。尽可能阅读所有和这个主题有关的东西,不只是从佛陀的观点,如果有其他的途径,也要去读。我们必须自问,它和教义的其他部分如何连接。在运用智力的同时,应该知道自己目前的理解程度还是十分世俗化,尚未拥有包容一切的心,观点非常局限。所以,绝对有一些是我们平凡世俗的心识,所无法直接体验的东西。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事情不存在。
所以,保持一颗开放的心是很重要的。如果其他人有更深入的体验和更广大的心,说他们体验过,那么,至少我们应该说:“或许可能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以自己有限、无知的心为标准,但是,也要知道这些有限、无知的心可以被转化。修行之路就是这样,当我们往前进,心确实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广大,而能开始真正更清楚地看事情,终于真相大白。我们要有耐心,不应该一遇到觉悟者就期望了解他深奥的开示。我相信每个人都读过某些探讨智慧的书籍,可以几年来一读再读,而每次都像是第一次读它似的。因为当我们的心打开了,就会开始发现其中一层层更深的意义,那是我们以前看不到的。真正的灵修道路就是这样,它有层层的意义,而我们只能了解到目前的智慧所能理解的观念。
每个人的盲点都不相同,我知道有些事情对我而言非常简单,别人却觉得非常难以掌握,因为我在接触佛法以前已经相信许多教法,相反的,有些对我很困难的事,别人却觉得很容易了解和接受。我们来自不同的背景,所以,每个人都各有独特的问题。重点是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的怀疑和问题能激励自己,确保心智的灵敏度。曾经,我的整个灵修生活就是一个大问号,但是我没有压抑问题,反而把怀疑的事情提出来,一一检验,当我从问题的另一端走出来,就发觉这样其实是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很快乐的怀抱着疑问,只要对它不固执,不把整个人生建筑在受它威胁的感觉上,就其实根本不是间题。我们应该要培养出对自己天生特质的信心,相信它将结出果实,也就是相信我们都有佛性,都具备修行应有的所有特质,如果不相信我们都有佛性,将很难走上这条道路,因为缺乏前进的基地。修行真的非常简单,佛法不是建立在教条上。
但是,修行对我们为什么这么困难?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心态,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了解自已在生命中的角色。因为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感觉和所有人是分离的,一种“我”的感觉,创造了我们的恐惧、愤怒、执着、嫉妒和不确定。但是,佛陀说,事情不必这样,我们的本性是纯净的,我们只需要重新发现自已的本来面目,这就是修行的目的。
修行非常简单,根据的不是信仰,而是实验和导向开悟的体验。修行并非学习这个喇嘛所说的话,或是那个传承说的什么,然后相信它将拯救我们,它不会拯救我们的。我们当然要知道佛陀的法教,以及伟大的老师过去的开示,因为他们比我们早到达那儿,并留下地图让我们跟随。修行有点像阅读一本旅游书,你可以阅读旅游书并感觉自己在那里,但事实上你并不在那里。这些是别人的旅行经验,当你真的到达那里,你便拥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修行和亲身体验有关,它不是穿戴上别人所描述的东西,不是根据盲目的信仰。当然,你需要某种程度的信心来买张票开始旅程,你必须相信这个国度是存在的,它值得你前往。然后,重点只是前进,当你向前进,你就能够对自己说:“是的,这正是他们描述的,没有错,它看起来确实是这样。”
另一件令人感到困难的就是业力和轮回的观念。要我谈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因为我无法想象有人不相信业力和轮回。记得小时候我问母亲她相不相信轮回,她说这对她而言似乎是完全合理的,为什么不相信?而我想着:“对,这也是我的想法。”所以,我从来不记得自己有任何时候不相信它。你知道,对我而言,相信轮回的喜悦就是,它提供极宽广的视野,向前和向后,从这一边到另一边,有无尽的时间。在整幅织锦画中,我们的这一生不过是一小根线而已,表示我们今生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我们不需要做尽所有的事,或许我们什么事情都做过了,在许多次生命里扮演过各种不同的角色,经验过所有的事情,因此这一世不需要全部再经验一次,这一世我们应该经验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些人认为生命只有一次,非得在有生之年把每一种经验都填满。如今你大可放轻松,不必因为这一世没有经验到某件事而担心错过,你大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反正这只是个游戏。
问题是我们完全认同眼前所扮演的角色,“我是个女人”、“我是个男人”、“我是个母亲”、“我是个妻子”、“我是个比丘尼”等。我们认定某种稍纵即逝的东西是自己目前的角色,这是个大错误。当我们了解到这点,就不需要坚持目前的角色而想着“这是我”,因为角色本身并不重要。人们对女性主义和女权这样激动,但我们的前世可能是男性,而今日的男性过去世可能是女性,这一切都是非常不固定的,有时我们扮演女性,有时扮演男性,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们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就像莎士比亚笔下的演员,你上台扮演的角色,你完全信以为真,但是下了舞台,第二天晚上你又扮演另一个角色。演技好的演员能恰如其分地掌握角色而演出,他清楚自己只是在扮演一个角色。
了解轮回的意义让我们有迈向未来的力量,因为我们可以引导今生的事件在未来实现。意识将继续下去,我们今生的誓愿将会在来生结果。当然,从佛教徒的观点来看,会质疑谁是这个演员。不过我们目前谈的是相对层面,宁可认同演员,也不要认同角色,然后才来面对这个疑问:究竟谁是这个演员?
接受轮回的观念同时让我们有空间,看见今生的情况只是短暂的状态。我们不知道自己前世是谁,那时候我们完全认同那个身份,下一世,我们又会是另外一个人,又会被强烈认同。问题的根本不在于角色,而是我们和它的认同。所以,即使轮回不是真实的,它还是非常有用的世界观,因为它让我们在忙碌的人生中找到平衡和空间。少了轮回的信仰,佛教就不合理了,因为这条道路根据的是:我们被牢陷在无明之中,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由于身、口、意的行为,以及对这些行为的执着,我们被拘禁在相对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使我们不停地轮回。佛教教导我们,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从事这些活动,帮我们切断这种连结,看见心广大虚空的本质,而不是这种非常紧缩、自我中心的认同。
一旦我们知道所有众生都被拘禁在这个陷阱里,一种深深的慈悲心便会油然而生,促使我们决心利益一切时空中的众生。如果你只有一次生命,那就办不到了,如果你只有眼前的生命,你便无法发愿拯救众生,你能吗?此外,我们应该如何回答以下的问题:“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为什么经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如果只有一次生命,任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只是巧合或意外,如果有这种想法,生命就没有目标,也没有意义了。干脆歇下脚,让自己过得舒舒服服,不要伤害他人就好了。我们希望做个好人,希望自己过得舒服,对邻居友善,但是,真正去从事严格的修行锻炼,并为一切众生而修行成佛,听起来似乎有点精神不正常,它没有什么意义,何必这样费事呢?
何必参加佛教团体?回家吧!躺在太阳下面,读读周日报纸就好。修行之路不是容易的。唯有当我们看见更广大的景象,涵括无尽的轮回,才能真正受到激励而转化自己,如果以长远的架构来看事物,一切就都合理了。这种观点同时有助于我们了解眼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以及眼前这一刻是过去所造的因而得的结果。一旦了解到现在经历的所有事,都是过去的因所造成的果,就会知道,现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些事情如何回应,因为这会塑造我们的未来。有这种了解,我们就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不再是无助的受害者。这不是个好消息吗?这让我们不再将生活中所有的不顺遂怪罪别人,怪罪环境、父母或是政府。我们可以负责,因为我们了解到今生所受是前世的因结成的果,了解并悲悼命运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应该如何应对它?”
有一部电影《今天暂时停止》(Groundhog Day),这真是部佛教电影!或许有些人没有看过。内容是叙述有一个人必须一再重新生活于同样的一天,直到他真正过好这一天。刚开始他抱着非常消极的态度,所以他在第一天制造了许多负面的因,人们和他的负面相应,所以他过得很不好。然后第二天,他又得从头经历同样的日子,接下来,相同的日子不停重复。他开始拼命找出路,企图自杀许多次,但是次日早晨,他又在同样的房间和床铺上醒来,日期没有变,收音机里播放的还是相同的歌曲。他的心态经过许许多多的改变,直到最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拿来帮助别人,他抢先阻止即将发生的惨案,因为他已经度过相同的这一天许多次,他所有的心态逐渐转变成想方设法帮助人。当他的心态转化,日子渐渐愈过愈好。最后,他终于能够突破而进入新的一天。
重点在于我们对状况如何回应。如果以善巧的方式响应,就可以转化所有的事,这便是业力。如果我们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终究会创造出正面的结果,如果我们以消极的态度响应,负面的事情终将到来。它和电影剧情不同,它并不都是立刻发生。所以我们可能是大好人,却有一堆的难题,相反的,我们可能是很糟的人,却能享受美好时光,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何时接受果报只是时间问题。态度正面的人通常会碰到正面的状况,这倒是真的,即使情况看起来不乐观,也可以被积极的观念转化。而负面思考者,即使事情顺利也会抱怨,他们也在改变状况,只是将正面转变为负面而已!
我们的现在和未来都握在自己手里,时时刻刻,我们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一团被命运之风抛来抛去的灰尘,要对自己的生命负全责。我们愈有觉照力,就愈能做善巧的选择,愈多善巧的选择,生活就变得更加平顺容易。心的觉照和清明真是太重要了,因为迷惑的心会为我们自己制造许多问题。此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并不表示凡事都要责备自己,沉溺在罪恶感和自我鞭斥中是没有用的。人们常常告诉自己:“这件事的发生,都是因为我的愚笨和无能。”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我们要用愈来愈清明的心,为现在和未来做正面的选择,不要缅怀过去、陷在自责中。我们都具有天生的领悟力,只要发挥它,就可以逐渐从迷惑中解脱出来。
业力完全是一种选择。身为人,我们可以选择,所以,生而为人是如此的重要。你看,大体上其他动物没有太多选择,因为它们主要是凭本能的生物,很难培养出比较宽广的视野。人多多少少也受本能驱策,有些人特别靠本能过日子,不比动物来得觉醒,我的意思是,一个人生活的重点如果只在想着食物、舒适、性、享受好时光,那么,他和猫或狗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人类的潜力来自先天的领悟力和后天发掘内在觉知的潜能,这让我们得以做出善巧的选择。如果有人打我们,我们不必回击,当然,如果想反击也可以,这是我们的本能。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事情,与其攻击这个人,也可以试着让他平静下来,试着了解他为什么攻击我们,可以有许多应对的方法。我们不是计算机,我们可以学习重新规划自己。
业力和命运不相同,它不是命运。虽然大部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是由过去的因所造成,但我们如何响应又将创造未来的业果。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它让我们有一种责任感,不致掉以轻心,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说,做任何事都要明辨,永远必须检察自己的动机。依照佛法,身、口、意三业最重要的是动机,必须不断检察自己的动机,看看我们的行为根据的是无知、厌恶、愤怒、贪婪、欲望,还是体谅、慷慨和慈爱?我们必须非常警醒、诚实地面对自己,因为真正的动机不一定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虽然,我们总是有办法宣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正确美好的动机,但是所有行为背后隐藏的真正动机,才能决定这个结果所属的性质。所以,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和明辨。如果我们照这种方式生活,对自己的身、口、意负责任,运用洞察力和觉照力,我们的生命将会有新的意义和方向。我想,你会同时发现自己的心变得更清明,生活也开始简单。
这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今生,而且在来世,意识继续下去,和围绕我们的所有众生互动。我们不是单独的,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和地球上所有事物连结,它赋予我们极大的责任感。有些人以为佛教是消极的宗教,相反的,我们会变得愈来愈清醒、觉知,并对自己和周遭众人的生命负更大的责任,尤其对那些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
我可以继续说我为什么相信轮回,但是现在你们可能已经了解,可能还是不了解。但是,我想轮回的重点在于,它对今生以及生命的目的有完全不同的观点。那些对轮回有疑问的人,应该去做些研读,有许多学者写过有关轮回很好的书。轮回曾经被超心理学家研究过,有些人可能会被这些研究结果说服。我可以告诉你们无数的奇闻轶事,但是我不会这么做。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到在今生修习佛法的好处,它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从一连串无意义、随机的事件,转变成广阔、有意义的形式的一部分。
认识佛法,能让我们深入自已的无明和痛苦,也深入周遭众人的无明和痛苦。而这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因为我们和这些众生分不开,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我们因此第一次了解到生命的意义,我们是为了发现真正的自我而来的,并以此来利益所有时空中的众生。
这就是我们生命的真正意义。没有速成的救赎,唯有付诸努力。我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和困难,所以现在最好由你们来发问。
❁
问答
问:当您谈到业力,我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但是,我发现有些传统对业力的教导没什么帮助,它非常地沉闷。尤其是整个除障法门的观念,它指出我们拥有无尽的生命,所以会长时间累积庞大的恶业,如同须弥山一般高,而且其中每个小种子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不只在那里,还会愈变愈大。我对这种观念感到很疑惑。
答:是的,我了解你的意思,我对这有十分不同的说法。有一次,我读到寂天善萨的《学处集要》,书中列出所有你在生命中可能做过的事,以及对应的地狱。我觉得沮丧极了,似乎无路可逃,于是去见我的上师,对他说:“恩!似乎不论我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相对应的
地狱在等着。”他只是笑着说:“噢!我们这么说只是为了吓人,好让他们做好人。事实上,转世到地狱是非常困难的,你必须特别邪恶,而且极度残酷。大部分众生不会下地狱。但这么说,听起来下地狱似乎很客易,这让做所有事都变得非常慎重。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吓人。”
这种做法是十分中古时代的。我个人并非不相信地狱,我是相信的,我相信有些扭曲的心绝对能投射出地狱,当我们死亡时,我们便成了自我投射的受害者。所以,如果你的心态非常扭曲,你的确有可能让自己投生到一些非常不愉快的地方,不一定是热或冷的地狱,但绝对是可怕的投生状态。我们在前世中,曾经做过无数的坏事,也做过无数的好事。显然,我们必定做过一些对的事,现在才能在这里。不必因为过去所做的坏事而感到有负担,我们可以做净化的修炼,还可以祈请“四种力量”。首先,我们应该对过去所做一切坏事感觉抱歉,不只是今生,还包括前世,更重要的是不要再犯。其次,我们做除障法并虔诚地皈依,以及庇护我们脱离轮回的暴风雨和苦难。佛、法、僧是我们的皈依处,如果我们发自内心地皈依,就能净化过去所做的坏事,即使一些恶果显现,也应付得来。我们需要的不是只有快乐、喜悦、平和的生活,而是有内在空间来应付可能发生的事,所以,不必担心。
好吧,你过去做过可怕的事情,我过去也做过可怕的事情,我们都做过可怕的事情,我们都被困在轮回之中。但是,不要担心,只要净化、忏悔,今生尽量再也不做可怕的事情就好。佛陀将佛法比喻为木筏,它带我们跨越生死轮回的海洋。我们已经在这条船上,所以我们不再像个在浪潮中被上下拍打的瓶子,时起时落。现在,我们拥有一样可以握紧的东西,带我们到达遥远的彼岸。
我的上师曾经说:“你在经书里读到的东西不全是对的,你不必相信自己读到的一切。”人要有分辨的能力,佛法广大无边,西藏地区的人从这片广大的海洋里,这边取几滴,那边取几滴,然后把它们混合起来,这些信仰对西藏地区的人很有帮助,大部分内容对我们也很贴切,展现佛法的美好,但是,某些对他们有都助、对我们帮助却不大的观点,我们便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佛法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心展开、成长、净化,它应该护持我们并创造一种内在的平和、喜悦和清明。如果它只是让我们更加偏执、无用、害怕、紧张、封闭,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此外,我们也要有所辨别,有些东西对某些人不是那么有用,因为教导有许多层次,比较高深的教导往往和较低层的互相矛盾。因为,当心智和证悟达到更微细的层次时,那些对低层次重要的,在高层次就不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当我们的心智比较微细时,一些基本的教导对我们就没有用了。
一旦证得空性,就会知道好坏的概念是无关紧要的,重点是不要执着“我”在做什么的感受。一位缅甸上师曾经说,我们的业力就像念珠的珠子,它们全部连结在一起,如果你拉扯其中一颗,其他珠子会一起跟着动。可是,如果你将念殊的线切断,所有珠子都会散落,即使你只拉扯一粒珠子,其他殊子也不会跟着动了,这条线代表一个在行动的“我”。一旦证得空性、证得行为者实无自性,虚空便粉碎了,这是最彻底的净化。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在今生对自己的行为要谨慎,了解自己做事的原因、做事的内容,时时刻刻对自己的身、口、意都要觉察。这就够了。如果你这一世的动机良好,就不必忧虑。
问:您能不能解释“正命"的意义?
答:是的,正命是个有趣的题目。佛陀显然认为它很重要,因为他把正命列为八正道之一。你们知道八正道吗?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陀已经将正业纳入,但又把正命列为单独的一项,这不是很有趣吗?佛陀大可以放进其他东西,壁如“正情感”,但他显然在“正业”和“正命”之间做了区别,因为他认为正命非常重要。我们花这么多时间谋生,如何谋生会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基本上,正当的谋生方法不会对任何众生造成伤害,但贩卖武器、毒品、酒精都是错误的谋生方法,而欺骗人的工作当然也是不好的。
佛陀并不反对商业行为,事实上,他的许多大护法都是成功的商人。壁如,给孤独长者是佛陀的在家弟子之一,他是一位商人、百万富翁。佛陀只规定赚钱要公平,不过大公司的压榨剥削,还有合并和裁员之类的事,给许多人带来苦恼,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课题。但我想,如果你不是制定决策的人,你在组织里的工作性质也不是特别有害,那或许是许可的。当然,前提是你不是为武器制造商或任何伤害众生类的公司工作。
问:我在一家医院上班,对医院对待病人的方式感到非常苦恼。如果留下来,我担心自己会原谅他们的做法,但是我也担心离开的后果,我应该怎么办?
答:我认为你留下来很重要,能把慈悲心带到这个环境。我的意思是,如果像你这样的人也抛弃这个地方,还有什么希望呢?你不必赞同他们的方式,你也不应该赞同。但是,请留下来尽量帮忙。在这种环境里,带来明智和关怀是非常重要的。
问:您对在家人学佛有什么看法?
答:佛陀说,在家生活的问题是充满了尘土。这是实情,即使动机是最纯净的,还是有工作地点、必须参与的环境,这其中有些事情会为其他众生带来困扰,这是娑婆世界的本质。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如果原始动机是为了帮忙和创造更美好的事物,那么众生受苦使是必然的,便是无能为力的。
以农夫的工作为例。农夫耕种食物,随着耕种他会杀死昆虫。他不只喷洒农药,还要犁地,将地底的昆虫翻出,置于表面,再将地面的昆虫搅入地底,这是非常悲哀的。但是,这不代表农耕是不好的职业。尽量谨慎小心,动机不是要为昆虫带来困扰,而是耕种食物喂养生命,所以,从一个角度看,更高的动机超越了动物被伤害的事实,而且,已经试着尽量减少伤害众生。如果你真的对此感觉难过,你可以为所有动物祈祷,希望他们往生善趣。在东方有“放生”法门,我不知道在美国要如何进行,但是在东方,人们购买将被吃掉的活鱼,或是笼里的鸟,然后将它们放生。但无论如何,你至少可以经常做一些祷告,或者,你可以请人为所有被杀害的动物做些祈祷。重点在于动机,我们做这事不是为了伤害众生,不因它们的死而高兴,而是感到遗憾,我们没有漠视它们的痛苦。
问:运用政治行动来引导社会的恶行好不好?
答:显然,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上有些事情需要改变,为了改变,需要有人有足够的关怀,并且希望事情有所改变,这是好的。但是当我们过度认真时,反而会产生问题。因为我们完全和这个角色认同,动机不全是为了利益他人,而是对那些反对者的愤怒。你在和平运动中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人们非常愤怒地谈论和平,这是“我们”和“他们”的对抗,这其实是极度的恶意。动机究竞是什么?根本不是和平,只是人们为自己的侵略心找到借口。我们永远可以再找到一些侵略的对象,所有的义愤填膺都不过只是愤怒,真的!如果不是这件事,还可以找到另一件事,而且要怎么生气都是有道理的。环境里永远都会有这么些事情,所以,我们只是把它集中,然后把汽油倒进我们负面的火焰里,不论理由是多么的“正确”。
女性主义在处理这样的问题时也一样。显然,女性的日子不好过,虽然女性也像男性一样,会把问题火上加油。确实是有一些不平等和问题,如果能处理,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我们把男性当成敌人,这不是很荒谬吗?认同自己是女性,仿佛这个身份就是“我”,这也很荒谬。如我前面所说,这一世是女人,下一世是男人,谁知道?政治活动对于改变事物和改变态度是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很谨慎地检查自己的原始动机,否则只会制造更多的困扰和侵略。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我们对抗他们”。
问:闪语(Semitic,译注:古代美索布达米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阿拉伯这片广大地区民族的语言,包括阿拉伯语和古希伯来语)的宗教和佛教的世界观,基本差异是什么?
答:这是个大题目,这要从何说起?我想,主要的差别,或是差别之一,就是闪语族观念中的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存在,他和自己的创造物分离,却又非常介入其中。他古老到无从记忆起,当他决定要创造,就创造了宇宙和其中的众生。虽然他和受造物密切相连,却又和他们分离。
佛教否认有这种创造者,佛教和印度教一样,认为宇宙持续地生、住、毁、灭。在不可思议的漫长时间里,所有物质都消散了,然后,由于众生的业力,它又聚合了。当前一个字宙退化时,其间所有众生都转世到比较高层的天界,那是比较高的心灵层次,由于没有形体,无法转世到物质界。在这个漫长的阶段里,其中有一位累积了许多美德,很自然地转世到梵天,他独自居住了无限长久的时间,灿烂的荣光遍照四方,后来,他想着:“如果这里有其他众生不是很好吗?我为什么独自被陷在这里?”由于外界那些众生的业力,有一些众生后来也转世到相同的梵天,于是,这位名为大梵天的梵天,就对着这些众生说:“噢!我创造了你们。”由于是他希望他们来到,他们终于出现了,又因为他是第一位来的,比其他众生荣耀许多,其他众生便以为是他创造了他们。于是,他们视他为创造者。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宇宙再度聚合了,又产生了可以让众生回到地球的条件,他们便以光身回来。起初,他们以光身住在地球表面,大梵天并没有这样做,但是有一些众生住下了,后来他们开始吃尘土,当时的土是甜的,渐渐地,依照宇宙的理论,他们的身体开始愈变念粗壮,直到变成我们今日所知的众生。但是,这些众生中有许多仍记得和大梵天同住的天堂,大梵天声称是他们的创造者,所以,他们回来后开创了这些宗教,教义有创造者和他创造众生的观念。依据佛陀所说,人们禅坐后可以体验到这个天界,其间有这位神以及其他环绕着他的次要神祇,所以人们便以为这是万物的造物者。但是佛陀说:“他非常有力量,知道许多事,但是他不是无所不能的,而且他不曾创造。”
佛陀对于造物者持这种看法。以佛教的观点,宇宙是由居住其间的众生的共业所构成。所以,是我们自己把它聚合在一起,我们共同投射出具有某种统一性的宇宙,我们看到的字宙大致上是一样的。但是,其他动物的感官不同,它们体会到很不一样的宇宙。我们知道,从物理的观点来看,我们所觉知的宇宙和科学家所描述的也一点都不像,科学家提出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佛陀和我们同样是人类,也是众生之一,他经历许多不同的生命,当过动物、人类等,由于他累积了广大的善业,最后获得绝对的、完全的、圆满的证悟。在他开悟的经验里,有一个部分是他在夜晚一更时,体验到所有的过去世,进入宇宙所有的生灭,他不断地回去,却看不到任何尽头,因为娑婆世界是循环的;我们凡夫对开始和结束的观念,是出于这个有限的、直线形的心。二更时,佛陀的心延伸得更远,他看见宇宙里所有众生的形成,然后前往其他地方诞生和转世,他看见所有众生都是互相连结的,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由于我们过去行为的结果。
佛陀是这样了解业力的,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由于业力是当时盛行的观点,所以他采用并加入到自己的教义中。业力是佛陀开悟经验的一部分,他的心无限延仲,达到最深的潜能,看见万事万物是如何配合运作的。所以,后来当阿难尊者说:“业力有些难以了解,但是,我想我掌握到了。”佛陀说:“不要说这种话,业力唯独属于佛心的范围。”凡夫不能了解它如何运作,因为他们的心太有限了。你必须有一个绝对和完全打开的佛心才能了解它。有一个故事,当佛陀在一个丛林里,他拾起一把树叶,然后问他的弟子:“我手里的树叶和丛林里的树叶,哪个比较多?”他们当然回答:“这很明显,丛林里的树叶是无尽的,你手里只提了一些。”于是佛陀回答:“这就像是我所知道和我所告诉你们的一样,但是我所告诉你们的,是得到证悟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其他对你们并不重要。”
对我而言,佛陀是彻底实现人类潜能的人。所有人类可能想到或经验到的,就在每个人的潜能中,但我们的心太封闭了,不像佛陀的心是广大开阔的。虽然如此,佛陀仍然在生活环境中教导大家,运用那些对人们有帮助的观念。当人们问一些问题,这些答案超乎他们的理解力,佛陀就说知道答案对他们并不重要。他说:“这答案不会带你脱离轮回。我只教导一件事——苦和苦的止息。”
佛陀不是神,他是我们自己的潜能。究竞实相不是在我们身外的生命,它是开悟的境界,是我们的实相。我们都是未来佛,我们一切具足,问题在于潜力被遮蔽了,必须将它揭露。根据佛法,我们要对发生在身上的事和我们的响应方式负责任。我们把自己放在生命的中心,负起责任来。
我们所遭遇的事是自己行为的结果,响应的方式又将创造自己的未来,我们对自己有责任,所以,佛道是完全合理的。我们以凡夫身份实践它,因为它是由亲身实践和了解问题的人所教导的。任何有关坐禅的书,都能处理你所可能经验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佛教不是神造万物论,而是一条平衡的心灵道路。但佛教也不是无神论。
问:现在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众生转生为人,地球的人口在增加之中。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答:我不知道。除了人道之外,六道之中还有许多其他道,就目前看起来,寻求转生为人的数目的确是在急速增加中。另一方面,因为人口数目已经失控,生活质量往往很低。但这或许也是个机会,让人类开始往上而不向下走。
这很难讲。因为我们只看见整体的一部分。我觉得它似乎是一幅巨大的织锦画,从它的后面看,看见的都是多余的线头和打结,似乎毫无秩序,但是,如果从前面看,将看见整个画面。目前,我们因为自己的无明,所有事情看起来都令人非常困惑,看不见每根线和整个图形是在哪里连结的。
问:其他道是不是以某种方式和地球有所连结?
答:是的,应该是这样。每个有生命居住的星球,都有它自己的结构和层次。传统上,形容地球是位于四大洲之间的须弥山,地狱在它的下面,天道在上面,从须弥山的顶端,天道向上伸延。所以在传统观念上,它们和地球很显然是密切连结的,即使在精神意识界,也和这个地球有连结,彼此相通,我的意思是,它们并非真的在上面,而是在许多不同频率的层次里和我们有连结。
问:我听过老师们谈论黑暗时代,我们是不是仍处于黑暗时代中?这种情况是不是有可能改变?
答:佛教的宇宙观是无止境的,但是,基本观念是它会愈变愈坏,不只是心灵层面,同时也包括社会福利和自然灾害等,而且,佛法也会开始式微,直到最后完全消失。这个阶段会一直下去,直到弥勒佛降生并恢复佛法,事物又开始改善,然后又开始重复这个循环。在东方,有些人将心灵的急惰归咎于所谓的“黑暗时代”,什么是黑暗时代?就是我们所在之处。既然佛法仍和我们同在,我们还具备聪明才智和寿命,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甚至佛陀在世的时候,人们也埋怨那是黑暗时代,认为人类已经不再有任何心灵潜能。所以古以来,人们永远都在埋怨。
问:您能不能谈喇嘛就是佛这件事?
答:你和喇嘛的关系是什么?他是一个权威的形象?你指的是不是内心的喇嘛?要知道,这是个庞大的问题,我只能以十分简化的方式来回答。这里面有两件事,这个关健词“喇嘛”,它是从梵文的上师(guru)翻译为藏文,在藏文里称上师为泽拉奇喇嘛(Tse-rab-kyi lama),意指“生生世世的上师”,他是你心连心的上师,让你看见心性,你对上师的内在承诺是从现在持续到开悟,不管有多少辈子。现在,如果——这是个很大的假设,你遇见一位喇嘛,并对他产生心与心的连结和承诺,透过这种密切的连结和你的开放,他能够让你看见你的心性。
此外,心性就是你的内在上师。因为心性就是法身,这种广大开阔的觉知和喇嘛的心是一样的,而喇嘛的心和你的心又是同样的。当我们和喇嘛在胜义谛上相连,我们连接的不是他的个人,而是他的觉悟心,喇嘛的觉悟心,让我们看见自己内在的觉悟心,即使只有一秒钟,这就是内在喇嘛。
然而大部分我们接触到的喇嘛都没有达到这种层次,不是我们多生多世联系的喇嘛。他们是我们的老师,指出道路,示范行为,提出忠告,给子帮助:但是到达那种层次就不同了。
所以,从某方面看起来,我们是和一个修行成就比我们高深、拥有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可以信任的人连结。然而,他和我们一样是在修道的过程中,有时,他说的话不一定是我们需要听的,我们可以发出疑问,不要只因为他以权威身份高坐在宝座上。不论他的名声多么大,智慧多么广,不必将他所说的一切当成佛言佛语。对他所说的话应保持开放的态度,绝对要倾听和接纳,但不表示我们必须丢掉所有的洞察力和分辨力。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警觉。
❁
附:佛陀 十不信(修行信任的原则)
《卡拉玛经 Kalama Sutta 》又名《葛拉玛经》,取自南传巴利经藏《增支部 Aṅguttara nikaya 三集 65经》,即汉传佛教《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此经记述了佛陀对葛拉玛人的一番教诲。
当时,葛拉玛人们来见世尊。一些顶礼世尊后坐到一旁,一些葛拉玛人顶礼世尊跟世尊谈一些话后才坐到一旁,一些报告他们的姓名、字号后才坐到一旁。有卡莎布塌区的人坐在一旁跟佛陀世尊说:“我毕恭毕敬地顶礼世尊,请问世尊:有一些婆罗门和出家人,来到卡莎布塌区,他们说自己的法是最好的,而看不起别人的法,说别人的法是卑微的。但别的出家人和婆罗门当他们来到卡莎布塌区,也是说自己的法是好的,赞美自己的法,而看不起别人说的法,说别人的法是卑微的。我礼敬世尊,我们很怀疑在他们之中,哪些法是真的!谁的法是谎言呢?”
世尊说:葛拉玛人们!你们的怀疑是对的,你们是应该怀疑的,是应该的。葛拉玛人们!你们要: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4 超越极限 ▎5 透视我们的故事《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第二部 转化之旅
文殊菩萨与民间信仰 3(清凉山 文殊道场 文殊问疾 华严经)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第五章 藏密瑜伽神咒大修士《自我的金刚——藏密咒术的神秘力量》
佛教故事:两师角技 佛胜婆罗门 ▎法能解忧 ▎四月八日灌佛日 ▎ 体悟人生
1 简介 2 推荐序 3 作者序 4 前言:发现蒂帕嬷《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
第四章 神咒与密宗高级瑜伽术《自我的金刚——藏密咒术的神秘力量》
飞天图《无字之诗——经典国画品赏82幅》 附:张大千-敦化壁画复原图之:飞天
宋元悟道居士 ▎无义味语 ▎信施难消 ▎知道不能造《竹窗随笔》
佛禅大智慧:终南别业 ▎辛夷坞 ▎酬张少府 ▎过香积寺 (诘摩 诗佛 终南山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112卫塞节在清迈说法 ▎113佛陀的诞生和其他人们的诞生 ▎114不要轻蔑别人的业行 ▎115从清迈到曼谷《尊者阿迦曼传》
第三章 密宗修持中的神咒《自我的金刚——藏密咒术的神秘力量》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4:噶举派的形成|“红帽系”huo•佛•系统
关于闭关4、5:苏南喇嘛:找到心灵的安宁 堪布旺嘉:菩提心是根本
关于闭关6、7:实修和理论哪个更重要?堪布依喜嘉强调基础功夫
“在一个寂静的地方,放下一切来禅修,长期苦修,才会证悟” ——明色堪布殊胜教诫开示录
藏传佛教知识简介4:噶举派的形成|“红帽系”huo•佛•系统
❁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4 安布罗斯(Ambrose)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3 马卡里乌斯(Macarius)(下)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3 马卡里乌斯(Macarius) (上)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2——莱奥尼德(Leonid)
基督教隐士:俄罗斯的“灵性导师” 1—— 圣山 ▎俄罗斯的隐士 ▎第一位灵性导师 ▎小隐修团 ▎圣母进堂小修道院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6)关于 “顺服”|“虚荣心”
基督教隐士:沙漠圣父 箴言录 (5) 关于 “禁食”“贫穷”
* ❈ *
nirat(尼勒) ▎Surat(苏勒,也译苏拉特)---Sant Mat 常用词汇简释
圣.给乐葩.辛格(Sant Kirpal Singh)开示 精华录(一)
《The Crown of Life 生命的桂冠》全集(2022年6月整理)
《圣·瑞金德·辛格语录》《灵性渴望》《神圣的灵光》《灵性珍珠-致开悟的生命》全集
《圣.瑞金德.辛格的教理》《挚爱之所》《通过冥想赋予灵魂力量》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合一 溶入 融入 证悟 证知 了知 了悟教导汇集(2022年6月2日整理)
Sant Mat 关于 证知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持名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其·坎(Sach Khand)教导汇集(萨特·洛克 第五灵境 超梵天 灵魂 圣人)(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道成肉身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神人 上帝 夏白德 纳姆 音流(2022年6月1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心智 教导汇集 续1(卡尔 夏白德 萨特古鲁 灵魂 圣人 注意力)(2022年6月1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灵魂 教导汇集(心智 注意力 眼中心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朝圣 礼拜 教导汇集(明师 圣人 萨特古鲁 上帝)(2022年6月1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星光境 千瓣莲花 第一灵境 教导汇集(灵境 境域 回撤 入内)(2022年6月1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主 天父 至上意识 上帝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定 定力 专注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3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入内 回撤 死亡 活时死亡 活时修习死亡法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5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夏白德 音流 纳姆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6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相信 信靠 信仰 信心 教导汇集(2022年6月28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祈祷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29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眼中心 教导汇集续1(2022年6月30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注意力 教导汇集(2022年7月1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萨桑(萨特桑 Satsang)萨桑义 教导汇集(2022年7月2日整理)
Sant Mat 灵性导师关于 古鲁 萨特古鲁 明师 真上师 真师 上师 师父 圣人 资料汇总(2022年7月6日整理)
┅┅
┅┅
《宣隆大师传》《觉知生命的七封信》《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全集
《天台宗纲要》《南怀瑾老师“静坐问答录”》《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念佛如何得到一心不乱》《禅观正脉研究(白骨观)》《圆觉经略说》全集
┅┅
美赫巴巴的故事(一)
《死亡好过一切》《去过天堂90分钟》 《再活一次,和人生温柔相拥》《我有死亡经验》
《影尘回忆录》《来果禅师自行录》《憨山大师的一生》《金山活佛》《虚云老和尚见闻事略》
《纯印老人故事》《心定和尚讲故事》《辨喜尊者传记》《回忆苏格拉底》《灵性故事合集》一
《死亡九分钟》 全集 《生命不死---精神科医师的前世治疗报告》 全集
阿米三部曲:《阿米1:星星的小孩》《阿米2:宇宙之心》《阿米3:爱的文明》全集
《佛陀的女儿:上座部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全集(蒂帕嬷 Dipa Ma 女罗汉)
┅┅
《丹道修炼问答》《修真内景谈》《天仙金丹心法》《心法相映——丹道心悟卅年》全集
《陈撄宁仙学大义》《学仙必成》《邱祖秘传大丹直指》校注《余之求道经过--陈撄宁点评版》
《道家修真图详解》《黄庭经讲义》《陈老“所谓口诀不轻传”的原因》《口诀钩玄录》全集
❈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